✜ 霞喀羅國家步道的歷史

 ✜ 首頁 -> 關於霞喀羅 -> 霞喀羅國家步道的歷史

 1. 原居的泰雅族人 

霞喀羅國家步道由「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兩條古道所構成,這一 條歷史步道,原是貫穿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 「基納吉群」,與五峰鄉泰雅族「霞喀羅群」兩 大族群領域的警備路。基納吉群與霞喀羅群,原本就有深厚的血緣與姻親關係,在對抗其他 族群方面,也有戰略上的攻守同盟關係。因此,雖然兩族群領域間,有高達二千公尺以上的霞喀羅大山南北向主稜分隔,其間仍有通道作為訪親、行獵、攻守支援之用。


2. 清末時期 

這個地域在清末以前,由於位於深山,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僅在其出草時,凶悍的作 風,震懾了官方與漢人移民(當時稱為「石加祿番」與「京孩兒番」)。唯一的文獻記錄是劉 銘傳光緒十三年四月的奏摺:「道員林朝棟、守備鄭有勤開通新竹石加祿、京孩兒七十里。」。 


3. 日治時期,明治末年到大正初年(西元1910年至1921年) 

日本軍警與此區泰雅族爭戰不斷。為便利行軍,日本官方修築原住民原有小徑,成為軍 事道路。由於道路翻越霞喀羅大山北鞍,當時稱為「霞喀羅大山越嶺道」,這個名稱至今仍可 適用。當時的道路是由白蘭(Paskoaran),經清泉直上民都有山稜線,稱作「霞喀羅隘勇路」 或「霞喀羅突出線」(白蘭~石鹿,1913年)。另外,在尖石鄉方面,則由泰亞崗(Taiyakan) 起,開鑿了「泰亞崗、哈嘎(Haga)道路」(1918年),以及「哈嘎、塔拉卡斯(Terakkas, 粟園)道路」(1920年)。 


4. 日治時期,大正年代的「大討伐時期」(1913年至1921年) 

日本官方把這些道路總稱為「蕃地膺懲道路」,意思是這些道路是專用於「討伐凶蕃」的 軍事用途。經過第一次霞喀羅事件與第二次霞喀羅事件,被征討的霞喀羅四社(木喀拉卡、 天同、羅火卡、野馬敢)社眾,少部分投靠基納吉群族親,但是大部分避居於南方的馬達拉 溪與北坑溪兩岸山坡地。但是為了生活,仍偷偷潛回舊社與原有耕地。大正10年,新竹州出 動大批警力,利用不同族群的仇恨與矛盾,動員他族原住民圍攻霞喀羅族群,戰場包括霞喀 羅溪與北坑溪流域。而避居馬達拉溪的霞喀羅社眾,則因缺乏糧食而變得衰弱。 

此時,日本警方趁著圍剿有成的時機,出動警察搜索隊,以及動員隘勇線內的泰雅族, 正式開鑿「霞喀羅大山越嶺道」。這一條路於大正11年3月完工時,已延長到桃山警戒所,全 長53.6公里。當時稱為「荻坂、桃山道路」,之後再延長到上坪,改稱為「荻坂、上坪道路」。 荻坂分遣所於大正13年改為駐在所,但於次年就撤銷,所以進入昭和年代以後,本線北端起 點改為控溪。 


5. 日治時期,昭和年代以後 

此時期日本警方已能完全控制此地區,這一條景緻優美的山徑變成熱門的健行道路,也 正式命名為「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昭和10年(1935年),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公布 「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全線的駐在所區間里程,全長60公里。



6. 日治後期,昭和元年到20年 

除了警察固定的巡邏外,官方山林課技術人員與登山人士,也一直使用此道路系統,甚 至當時攀登大霸尖山,都利用到這條步道,並借宿沿線的駐在所,其中薩克亞金、田村台與 佐藤,更設有「酒保」供應糧食、酒類與日用品。大霸尖山的首登(1928年)、「聖稜線」的 初次縱走(1931年),都經由本線。而登山隊伍所僱用的原住民嚮導、挑夫,則是薩克亞金社 與天同社的泰雅族人。「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一直被妥善地維護著,直到二次世界大 戰日本人敗戰後退出臺灣。



7. 國民政府時代 

仍保留了十八兒(改名五峰)、西熬(改名茅圃)、桃山、井上(改名清泉)、瀨戶(改名 民生、雲山)、霞喀羅(改名石鹿)、楢山(改名青山)、薩克亞金(白石)、馬鞍、塔拉卡斯 (粟園)、養老(改名延老)、錦路、控溪(改名秀巒)等駐在所,改稱為派出所。但是縮小編 制員額,尤其是車道未達處的派出所,僅由一、二名原住民警察看守,更是形同虛設,之後, 分別於民國四十年代及七十年代陸續撤銷。(楊南郡,2002) 


8. 臺灣光復後 

霞喀羅古道成為造林及伐木道路,也成為登山客造訪的路線。民國91年(2002年)起, 政府推動「國家步道系統建置發展計畫」,選定霞喀羅古道為第一條國家示範步道,將之訂定 為「霞喀羅國家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