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霞喀羅國家步道漫遊

  ✜ 首頁 -> 關於霞喀羅 -> 霞喀羅國家步道漫遊

霞喀羅(Skaru)在泰雅族語中為烏心石之意,源於過去此處多此樹而得名。古道橫跨了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境內,連接了石鹿清泉及養老秀巒部落,兩端族人經常往來於彼此部落社交、通婚、貿易等,是條重要的交通要道。霞喀羅群分別由天同社、木喀拉卡社、羅卡火社及野馬敢社組成,以強悍勇猛著稱。日治時期,因五年理蕃計畫沒收武器,使族人無法打獵,生計受影響,於1917年發生了「第一次霞喀羅事件」。而後日本政府管力更加嚴密,霞喀羅群生活越發困難,1920年發生「第二次霞喀羅事件」。日本政府震撼於霞喀羅群強悍及神出鬼沒搶奪彈藥,後設置了駐在所用以威嚇族人。然而近百年過去,現今古道內僅剩白石駐在所保存完善,其餘多僅剩殘跡或完全消失。

連結兩端部落的白石吊橋

原本為49.2公里的古道,在整修拓寬過後,目前僅剩22公里,路面多平緩,沿途兩側有樹木遮蔭,涼爽宜人,是條健行者及一般民眾都適合的健行路線。
✜ 古道位置|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         ✜ 海拔高度|1600-1900公尺
✜ 古道全長|約22公里                          ✜ 所需時間|一日(約8小時)
✜ 步道型態|環狀                                 ✜ 造訪季節|四季皆宜
圖/霞喀羅古道的駐在所及周邊部落
路程距離及所需時間
石鹿登山口 →(1.2K,30分鐘)→ 田村台駐在所遺址 →(1.8K,60分鐘)→ 霞喀羅大山登山口岔路 →(1.7K,60分鐘)→ 往霞山及麥巴來山岔路 →(1.7K,40分鐘)→ 楢山駐在所遺址 →(3.8K,70分鐘)→ 朝日駐在所遺址 →(0.4K,20分鐘)→ 霞喀羅吊橋 →(1.2K,20分鐘)→ 白石駐在所遺址 →(1.5K,40分鐘)→ 白石吊橋 →(1.2K,50分鐘)→ 武神駐在所遺址 →(2.4K,50分鐘)→ 馬鞍駐在所遺址 →(1.6K,45分鐘)→ 栗園駐在所遺址 →(0.8K,25分鐘)→ 木炭窯 →(2.9K,100分鐘)→ 養老登山口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1 --- 石鹿登山口

霞喀羅的意思:
    「霞喀羅」在泰雅族語的意思是「烏心石」,因為此地盛產這種樹木,烏心石的樹木非常堅硬,因此也象徵著原住民堅毅勇敢。

霞喀羅歷史:
    霞喀羅國家步道由「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兩條日本時代的「理番道路」所構成。步道早期是當地部落清泉石鹿到秀巒養老的聯外交通要道,在日治時期被改建為警備道路。1910年代,當時台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實施『五年理蕃政策』開始入山治理,但原住民怎麼不肯被統治,因此日本與原住民邊發生大大小小激烈的衝突,其中又以兩次的霞喀羅事件最為慘烈,為當時三千位族人對抗日本軍的武裝衝突事件。因此,沿途設有全台密度最高的駐在所,平均每兩公里就有一座,這條古道為當時砲車的行進道路,平均寬度約1.2公尺,築路的方式沿用清代隘路的規制,順著山稜走向陡上陡下,而不採取「之字路」的方式修築,一方面是縮短路程,另一方面是擔心在之字路上,容易遭受狙擊。

霞喀羅介紹:
    霞喀羅國家步道全長約22公里,橫跨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但日治時期全長約50公里,從五峰桃山到秀巒部落都是,當時稱為「霞喀羅大山越嶺道路」,現在只是走其中一小段,其他有些也已經被鋪上柏油或水泥路面。這一條歷史步道,原是貫穿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基那吉群」,與五峰鄉泰雅族「霞喀羅群」兩大族群領域的警備道路,也正是當年最早的移民:泰雅英雄武塔卡拉霍的子孫們所建立的,基那吉群與霞喀羅群原本就有深厚的血緣與姻親關係,在對抗其他族群方面,也是戰略上的攻守同盟。因此,雖然兩族群領域之間有高達 2,000 公尺以上的霞喀羅大山稜脊分隔,部落間仍有山徑作為訪親、行獵、攻守、支援之用。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2 --- 田村臺駐在所


    在大正6年及9年的霞喀羅事件爆發後,日人將此地命名為「木喀拉卡高地」,視為最重要的戰略據點。基地面積約有1,800坪,因為地形是斜坡,加上其西方小山頭上建有砲臺,所以標高為 1,760~1,810 公尺。 日警在此地設砲臺,安置 2 門山砲、2 門野砲共 4 門大砲以壓制其下方(南方)的木喀拉卡社及東南方的天同社。昭和 7 年的警力編制是巡查 2 人、警手 11 人,總共 13 人。駐在所基地四周,挖掘多處「掩堡」以利防守。所謂掩堡是半埋於地下的防守設施,近似戰壕,但形狀接近橢圓。 
    大正十一年時(1922年)日人在此設置了「田村台駐在所」,為當時關鍵的戰略要地。大正十四年(1925年),更從此地往南開鑿綿長的「鹿場連嶺警備道」,也就是現在的根本古道,可以往南連接到觀霧(茂義利),因位處重要轉驛站,部分員警曾來此地參加劍道比賽,甚至設置過「酒保」供應所需種食、煙酒等生活物資。
    自霞喀羅駐在所(石鹿)到田村台,短短不及5公里的路程,共計設置了四個駐在所(霞喀羅、小林、庄子及田村台),其目的是為了監控霞喀羅群各社族人,特別是位在警備道下方的木喀拉卡社與臨溪對岸的天同社。田村台西側頂丘,由於親野所及恰可鎖定上述諸社,因此配置四門大砲,強力壓制。
    駐在所範圍內分為數區: 西方小丘上的砲臺遺址、大門坡道上來的駐在所中心區、中心區後方(北方)是酒保的位置,其地下埋藏許多玻璃瓶及瓷器、中心區東側有另一層稍高的地基,以石砌邊坡與中心區分隔,其上有2組共5間的夯土屋遺跡、再往東有 6 層駁坎及側門斜坡道。今日,因柳杉造林遮蔽了都分遺址,但仍留存的大門坡道、石砌下駁坎、方正拓平的寬闊基地、西側山丘遺留的夯牆石階、東側緩坡間戰壕遺跡。

田村臺是羅山林道與霞喀羅國家步道叉路
    約位於霞喀羅國家步道1k公廁處,左側另有一條寬闊叉路,經公廁後通往羅山林道,通往五峰鄉花園村。羅山林道前行約八分鐘會接到霞喀羅道路的舊徑,再走40分鐘便可以抵達「高橋駐在所」。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3 --- 高橋駐在所

    高橋駐在所標高1980公尺,設置於大正 11 年 4 月,昭和 2 年因為地基流失危險而撤廢,位在霞喀羅溪北支流的溪源北岸,因霞喀羅溪的向源侵蝕而使基地所在地附近的土石全部滑落溪底,目前已無跡可尋。據日本時代的原住民警丁所述,在二次大戰後期,1944、1945年(昭和19或20年),此地已經崩壞。

歐卡桑傳說
    小原長十郎巡查部長和他的家眷住於霞喀羅警官駐在所,有一日哥哥小原一郎帶著2個妹妹到霞喀羅警官駐在所後方的神社附近,發現一個未爆彈,小原一郎非常興奮把砲彈挖出來了,撿了一塊有尖角的石塊,用力擊打這顆未爆彈,這顆「啞彈」爆炸波及三個小孩,太太靜子無法忍受喪兒女之痛,又與先生小原長十郎為此吵架,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靜子在當天深夜沿著霞喀羅薩克亞金道路往深山走,走到因為颱風山崩而整個滑落溪底的高橋駐在所遺址前,就在這裡,從警備道崩毀處摔落霞喀羅溪谷。事後霞喀羅地區的原住民警察,把這裡稱為「歐卡桑」,是日語「媽媽」的意思。

奧樣斷崖
    松下駐在所巡查夫人因與丈夫吵架負氣跳崖自殺,據族人所敘述,巡查平時是脾氣很好的人,只是喜歡喝酒,酒後對太太暴力相向,有一天巡查與其他人喝酒後回到駐在所,發現家中沒人,衣服與被子都摺得好好的,桌上飯菜也擺放整齊,巡查覺得奇怪出去外面尋找,最後在斷崖邊找到太太的一雙鞋。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4 --- 松下駐在所

    建於大正11年,是一棟僅12坪的鐵皮屋頂日式木造房屋,於昭和5年撤廢,松下駐在所在霞喀羅大山北稜鞍部,此稜是頭前溪與淡水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為霞喀羅道路沿線最高的駐在所。大正2年(1913年),日警曾開隘勇路自松下北邊,沿東支稜直下馬鞍,以腹背夾擊基納吉群。附近多長尾栲、森氏櫟、台灣鐵杉、台灣紅檜、台灣五葉松等巨木。


    霞喀羅警備道路完工後,以其地理位置具意義而設駐在所,後因山區平靜而撤廢。現況因為是木造屋,松下駐在所只留下長6公尺、寬5公尺石砌的房屋地基,目前在遺址上尚可分辨出可能是廁所的長1.7公尺、寬1公尺的小長方形地基。 松下駐在所附近道路路況維修極佳,霞喀羅道路下方均有砌石下駁坎,隘路也有砌石下駁坎而保持良好狀況。

3.1k 處為霞喀羅大山登山口
    霞喀羅大山又稱石鹿大山,海拔2234公尺,有三等三角點及森林三角點、臺灣省政府頭前溪水源碑各一。霞喀羅大山除了是兩支泰雅族群的獵場分界,同時是東邊的薩克亞金溪與西邊的霞喀羅溪兩流域的分水嶺。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4 --- 楢山(青山)駐在所

楢山(青山)駐出所 Hnhanuk
    楢山駐在所始設於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位在霞喀羅大山東伸的凸稜間,因附近盛產椎茸,原命名「椎山」,但是當年誤植寫做「楢山」。昭和十年(西元1935年)曾在此增設醫務所,因為此地地處適中,風景優美。戰後國民政府接收使用,改稱「青山派出所」,直到民國58年,因房舍年久失修不堪使用而裁撤。
    楢山Hnhanuk意即長尾栲密生之處。現在雖沒有明顯建物的駐在所遺址,且四周已生著人工造林後的通直杉木,但仍可見完整夯土屋舍的幾處牆垣遺跡,大門、側門及邊坡駁坎都還完整。芒草叢中的夯土屋舍,可辨認出 4 間完整及4間半毀遺跡。
    楢山駐在所附近有許多高大的櫻花樹及台灣紅榨槭,於春天及秋天時,此地的景色令人讚嘆不已。

石砌駁坎
    現在石器駁坎覆蓋著一層綠苔或匍生莖蔓,無損的屹立著。大小石塊被精算工整的漸次堆疊於坡面的建築方式,既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傷害最小,亦可達水土保持之效,為深受重視的生態工法。
    石砌駁坎工法為先用土砌一階一階傾斜坡面,並於基部挖一凹痕擺放基石,內部由碎石構成,外面由較大石頭堆砌出,最終擺上頂石構成一由石頭堆砌出之駁坎。

夯土牆造屋
    夯土可說是古早的「混凝土」,利用黏土、碎石及稻草莖,依比例黏土7、碎石2、稻草莖1,加水攪拌後,倒入厚木製成的模板內均勻搗實,靜待一~二月,乾燥後就是堅實的夯土牆,用以築牆。這種牆面,具有冬暖夏涼的好處,但是不耐雨水,因此通常會於外層釘上木板來保護。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5 --- 朝日駐在所

    朝日駐在所名稱是因為在此可迎接清晨的第一道曙光而得。駐在所座落於高出步道之上的森林間,現地留有部分石砌駁坎與夯土圍牆等幾處餘跡,日治時期與此處種植許多山葵。
    朝日駐在所位在霞喀羅大山東南向長稜上, 遺址寬大的大門階梯9級、側門坡道、屋舍夯土遺跡及總長40公尺的夯土圍牆,長49公尺的石砌下駁坎,長21公尺的雙層上駁坎。
    日軍選擇駐在所通常都位於在伸向溪谷的山脊突稜附近,由於位置的居高臨下,視野良好,往往就成為設置駐在所的最佳覓地,此地剛好是一個具體範例。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6 --- 白石駐在所


    白石又稱薩克亞金Sakayachin,泰雅族語Sakayachin意指可用做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在大正六年(1917年)與大正九年(1920年)兩次霞喀羅群與日警的嚴重衝突之後(即所謂的「霞喀羅事件」),薩克亞金社基於血親同盟的關係,曾展臂容納來此避難的部分霞喀羅群族人。日軍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當時配置有警部1名、巡查部長1名、甲種巡查8名、1名乙種巡查、19名警丁,是當時霞喀羅道路最重要的據點。基地有日治時期警部宿舍、巡查部長宿舍(1組2間)、巡查宿舍(1組3間)、警丁宿舍(1組4間)等夯土遺跡南邊,有長達48公尺的夯土圍牆,是目前霞喀羅道路中完整的遺址。宿舍後方的烤火工寮。這是原住民利用原薩克亞金駐在所的建材,拼湊搭建的烤火或烘乾香菇、獵物的工寮。除辦公廳與宿舍之外,在東翼小丘上設有砲台、西側設有瞭望台,原基地四周並立有削尖木樁與夯土雙層圍牆。國民政府於36年接收後改稱「白石派出所」,直至民國78年隨著最後一名駐警的難開而結束。
    此處大部分的遺跡,淹沒於高大密生的芒草漫叢裡。遺留在此的幾棟建築分別是改建於民國58年的白石派出所(中式木造平房)外觀尚稱完整,當時由養老附近砍伐黃杉,運來此地建造,內設兩間通鋪的宿舍,而派出所左側的白色混凝土建物則是目前石門水利局設置監測此地水文資料的水文觀測站。
    白石駐在所後方有條佐藤古道,為「鹿場連嶺道路」中通住檜山方向的起端,昔日攀爬大霸尖山多由此駐在所出發,與田村台警察官吏駐在所並列為登山健行的重要據點,當時也設有糧食、日用品供應站「酒保」。 駐出所後面繞山腰前進,越過佐藤山南面稜線,在檜山部落前與根本古道相會。佐藤古道始建於1926年,日警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徵集社眾開鑿,全長9.4公里。沿線未有任何駐在所,有兩種說法,一為當時原住民共同表達和解與親睦的意願,所以已不需要駐在所,另一為佐藤古道屬聯絡道性質不是主要道路所以沒有設置駐在所。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7 --- 白石吊橋

    白石吊橋初建於 1921 年(大正十年),為運補車輛順暢建立,跨越薩克亞金溪主流吊橋,寬達 1.2 米。日人離台後,原功能已消失,於是在民國 36 年二度修建時,橋寬遂縮改至 90 公分,總長 145 公尺,高度 90 公尺。曾因使用日久且遠在深山無人管理,但近年慕名而來的人漸增,因而再次整修啟用。吊橋附近為峽谷地形, 兩岸山壁春天櫻花錯落、秋天紅葉繽紛,吸引許多遊客專程前來賞景。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8 --- 武神駐在所

    武神駐在所位在布奴加里山的西北支稜,與對岸的見返駐在所隔著薩克亞金溪兩相峙望,也互通著步道監視部落的動靜。本所原設於霞喀羅警備道路甫完工時的警力配置高峰期(西元1922年,大正十一年),但在五年之後即裁撤湮沒於林野間。武神原址座落於步道上方,分有上下二層,除基地駁坎與坡道部分尚稱完好,已不見任何建物遺跡。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09 --- 馬鞍駐在所Mawan


    馬鞍的名稱來是一位最早來此開墾的泰雅族原住民Bawan為名,日人音譯為馬鞍,因而得名。目前駐在所基地、大門、石階及夯土牆仍可辨認,登山客時常入內參觀。此地附近有大片的楓香造林,每到秋季,楓葉逐漸轉紅,是古道內一大美景。
    馬鞍駐在所位處養老山西稜小鞍部間,建置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 設置「馬鞍警察官吏駐在所」,配置3名甲種巡查、1名乙種巡查、8名警丁 。戰後,改為馬鞍派出所,1959年徹棄。
    駐在所基地四周駁坎以砌石固定,有寬2公尺、長約5公尺,12級石階的入口,並有1組5間的夯土牆面遺跡,以及一段長6.9公尺的夯土牆。步道在馬鞍駐在所處兩邊皆高出路面,形成走廊狀。駐在所庭院及基地四周栽種櫻花十餘棵。馬鞍駐在所內部的夯土牆,已被許多植物覆蓋,現地仍留有大門石階,依稀可辨的夯土牆垣等遺跡。
    早年香菇栽培熱潮緣故,此處為一大面積的楓香造林地,但隨著時事更迭,佈滿山谷俱已成蔭的楓香成林,已不做香菇栽植用材,卻反而成為最佳的賞楓據點。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10 --- 栗園駐在所Taragas


    粟園一帶舊稱塔拉卡斯,塔拉卡斯維泰雅語小米“Tarakkis“之音譯,指的是當年種植小米的園地。其間高大鬱閉的叢生竹林,是人類活躍於此的最佳證明。日人亦曾於1919年(大正八年)在此設置頗具規模的「タラッカス警察官吏駐在所」,配置有巡查部長1名,10名甲種巡查。 戰後民國36年改為「粟園派出所」,並延續使用至民國48年後才告撤廢。現地竹林裡猶可見到寬綽的原址基地與部分夯土圍牆。
    大正 2 年日警討伐基納吉群時,曾經自泰亞崗開隘勇路,經哈嘎到塔拉卡斯,當時的道路比後來的霞喀羅警備道路高約 100 公尺。此段的霞喀羅古道,是基納吉群原有的社路。「タラッカス警察官吏駐在所」分上、下兩層,上層有石砌下駁坎形成方正的地基,下層地基外圍有長36M的夯土圍牆,高約60-90CM,兩層高差約6-10M;遺址上建物分為三處,一處在基地上層、二處在下層。駐在所基地上原有杉林造林,現在已被桂竹林所侵占。除夯土圍牆外,僅可辨認1組4間夯土屋基,1片長3.3M、高1.5M的夯土外牆,另在上層基地上有1組3間夯土遺跡。 粟園駐在所的平台已栽植竹子。
    此地居民為泰雅族基納吉群,日治時期因霞喀羅事件被迫遷村,直到光復後部分原住民才遷回原居住地。

森恒太郎之碑
    粟園駐在所路旁有一截頭的石碑,1920 年(大正九年)八月三十日的台灣日日新報曾刊:「巡查馘首──廿七日午後四時二十分。桃園廳牙奧眼支廳罩蘭駐在所勤務巡查森恒太郎率本島人隘勇五名,蕃人隘勇四名,走哈牙駐在所,於交通途中距罩蘭駐在所二十町之地,忽受兇蕃之狙擊,雖與奮鬪,而森巡查身被三彈,倒地遭其馘首,其加害蕃人,似即謝家羅之蕃人也。」
    另一說法為日本警官在山上常常一喝酒醉就打原住民,以前沒有褲子打屁股瘀青,有時候去山上回來給他山羊腿,很高興,下一次不高興又打原住民,久而久之懷恨,泰崗部落被他打慘,「拉幹」正對面,就被人家殺頭,帶兩個工友,因為酒醉,用弓箭殺死,工友就跑掉,有看到的人後來就抓到那四人被槍決。

森恒太郎之碑

木炭窯
    木炭窯為早期製造木炭所需的悶燒用窯。當年霞喀羅警備道沿線的駐在所警丁將林間選材(油脂少、密度高,燃火時無嗆人炭煙的樹材,如九芎.....等)送進窯洞中,填土加以悶燒完成後,就成為日常生活裡溫湯煮水、寒冬取暖時所不可或缺的木炭燃料。
    木炭窯直徑大約為1.5~2公尺,高約1.2公尺,準備木材並將以直立方式來排列在窯內,用黏土鋪在洞口與底部,點火悶燒,數天後即可製成。


石鹿--田村臺--高橋--松下--楢山--朝日--白石--白石吊橋--武神--馬鞍--粟園--養老登山口
11 --- 養老登山口


    養老的泰雅語意思是穀倉支柱上的防鼠板,居民屬於泰雅族基納吉群,目前共有 23 戶人家。養老部落原在延老派出所附近,民國 84 年山崩土石流,原址無法再居住,於是搬到原本哈嘎部落的位置。哈嘎之意是又平又寬的山肩平臺,好像人工特意開成的。哈嘎駐在所原址現在被開成菜園已無遺跡,現在全部改稱為養老。

哈嘎駐在所遺址
    大正 6 年新設駐在所,昭和 2 年撤廢。哈嘎駐在所是霞喀羅警備道路 25 個駐在所中,唯一不在路線上的駐在所。它位於養老山北稜的平坦山肩上,位置比霞喀羅道路高約 150 公尺。 當時設立的原因 是防止基納吉群走泰亞崗、哈嘎、塔拉卡斯的隘路,與避居於薩克亞金社的霞喀羅群互通聲氣。 因此到昭和年代 就因不再有防範必要而撤廢。哈嘎部落原址已於民國 84 年,由原養老社居民遷到此處定居。 駐在所遺址被開闢成菜園,從遠處尚可辨認基地,近看則無任何史蹟物存留。

控溪警官駐在所遺址
    控溪駐在所是霞喀羅警備道路上最大的駐在所。光復後原住民紛紛遷來此地居住,目前秀巒派出所是以前控溪駐在所辦公廳所改建,日治時代此地並無原住民居 住。下方有秀巒溫泉,是臺灣著名的野溪溫泉之一,為弱鹼性碳酸鹽溫泉,含鈣、鎂等豐富礦物質。 現在已經有溫泉浴室可供洗滌一路而來的塵土。
    泰雅人稱此地為 Habun Tonan,意思是兩溪匯流,溪水沖激發出像織布一樣的聲音。
    控溪武器彈藥庫遺址在秀巒派出所斜對面,是日治時代存放槍枝與彈藥的庫房,顧慮安全,牆壁特別厚,兩扇鐵門深鎖,連氣窗都用鐵板蓋住,曾留有一個古式鎖頭,現已遺失。



補註
12 --- 井上駐在所
井上駐在所位在今清泉的藝術之森

    1913霞喀羅戰役時,警部補井上國太郎駐紮於此地, 因此援用其姓氏作為警戒所與駐在所的名稱。
1924年設置規模龐大的「井上駐在所」,當時有武器彈藥庫、禁閉室,駐在所右下方設有「酒保」提供糧食、日用品,在1917年在駐在所下方空地設「番童教育所」。這裡也曾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埋石立誓」大和解的歷史故事,日治後改為「清泉派出所」。雖然日治時的建築已不在,但仍可清楚看見駐在所上下兩層的平台。

媒體相關報導